咨询热线 027-84943945
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> 医院动态 >医院简报 医院简报

201608-17

他们的服务温暖转移群众的心

浏览次数:9273

 

    清晨六点,洒水车经过,街道已经苏醒。蔡甸区中医医院门诊大楼前还没有热闹起来,一辆簇新的救护车已经静静的停在门口。有几道身影正在车前忙绿着,清点药品、打包、装车,一切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    六点三十分,医院职工已经开始上班,挂号的窗口病人开始排队,这辆救护车也出发了,目的地野战国防园。车内除却司机,三名医生、两名护士正襟危坐。对,没错,这是区中医医院驻国防园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医疗援助小队。和往常一样,他们又开始了平凡而忙碌的一天!

    七点整,准时进入国防园,这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拥挤混乱,转移群众居住的宿舍楼前一派生机。老人正在门口晾晒衣物;勤劳的妇女们一边帮助食堂工作人员择菜一边谈笑;关心时事的灾民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;小女孩趴在床边认真做着暑假作业。而此刻医疗援助小队的医务人员则摆开桌椅,开始接待已经在大厅等待他们到来的灾民。

    李东湖:需要什么您尽管说,明天我给您带来。

    今天的医疗援助小队领队是区中医院总支书记李东湖,这位从医20多年的主任医师前面围满了转移群众。除了看诊,他还负责登记工作,口不停、手不停,不多时,他已经满头大汗,声音沙哑。一名患有高血压的婆婆寻到了李书记的面前,她的降压药利血平快要吃完,需要一盒新的,医院带来的降压药中并没有婆婆常吃的利血平,他在记事本上认真做好记录,并叮嘱婆婆:“明天一定给您带来,还是这个时间,还是这个地点,我把药交给您,还差什么,您尽管说。”

临近中午,医疗队有了一丝短暂的休息时间,李书记记挂上午诊治的一名发热的患者,不知她用药后是否好转,于是他起身前往宿舍大楼,在9409号房间找到患者复查体温,确定体温恢复至正常后,他才放下心来。

 

    许艾华:收拾东西跟我走,我送你们去医院。

“请问有没有一个冠心病的张婆婆?”安置灾民的宿舍楼走廊里,许艾华主任正焦急的每间房四处找寻。原来,刚刚有一个年轻人来替家里长辈咨询冠心病的注意事项,得到许主任的回答后便离开了,看诊的空隙,许主任又想到了那个年轻人,凭借从医多年养成的谨小慎微和经验直觉,他抓起血压计和听诊器便上楼开始寻找那个一面之缘的年轻人。终于在三楼找到了那名冠心病患者,此时,张婆婆正躺在床上捂着胸口直皱眉。许主任立刻上前蹲下开始检查:主诉心慌胸闷,血压180/100mmHg,心率100次/分......随即他起身大声说道:“家属快收拾东西跟我走,我送你们去医院。”说完,他叫来司机,和家属一起将患者送上救护车,一路守护着到达区中医院,亲手将患者交给同事做好交接后又匆匆赶回国防园,继续进行手头的工作。

 

    郑桂华:妇女和孩子需要我的守护。



来自妇产科的郑桂华,作为队伍里唯一的女医生,为整个医疗小队增添了一抹温柔的颜色,缓解了女性患者不愿意找男医生诊治的尴尬。一名看诊的小男孩躲在奶奶的怀里偷偷打量着她,奶奶低头问孙子:“医生阿姨好吗?”小男孩腼腆的笑了,也许郑医生温柔的问询和触抚,像极了妈妈的样子.......

    护士长:南丁格尔的精神温暖灾民的心

    离开家园数十天,转移群众的心情需要慰藉。护士长刘连芳一边协助医生诊治,一边柔声细语安抚灾民焦虑的情绪。如何预防中暑、保证室内通风、注意饮食卫生......每一名患者,她都不厌其烦的交代着。

年轻的护士蒋嫚一整天都蹲在药箱边,为转移群众找药、上药,一天下来双腿早已麻木。她的婚期将至,本是筹备婚礼的时刻,她却毅然加入到救助灾民的行列。

    有付出就有回报,无论是骄阳似火,还是阴雨绵绵,区中医医院的医疗救助小队从未迟到早退,换来的,是转移群众的信任与依恋。当熟悉的救护车出现,院子里纳凉的转移群众便会奔走相告,帮助医务人员搬桌椅,抬药箱。多日的合作,国防园里的官兵也成为了朋友。

洪水无情人有情,人类很平凡,在灾难面前十分渺小,人类又是如此不平凡,他拥有一种叫做“爱”的能量,它可以以摧枯拉朽之势战胜一切艰难困苦。水灾面前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组织不胜枚举,中医医院的医疗救助小队只是其中小小平凡的一支,但正是千千万万支这样平凡的队伍,汇聚成山、汇聚成河,动人心魄、暖人心窝。